好书推荐
我国上下五千年璀璨的历史长河中,《论语》无疑是一颗亘古悠长的明星,照耀了时代更迭,千秋霸业。
众所周知,战国初期,诸国割裂,孔子各处游历,传播“仁”与“礼”的思想,《论语》一书就产生于此。《论语》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这些凝结了圣人思想的精妙,似一泓清泉,滋润了世代英才,短短二十卷,书下了千古道义,历丈仁礼。其语言之奥义,在于言谈之间便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,那些早已作古的场景似触手可及,子贡的聪颖善辩,曾皙的潇洒脱俗,颜回的温雅贤良,子路的率直鲁莽,都一一浮于眼前。
《论语》就是语言的论纂,它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经典,不仅仅在于书中的艺术成就,而更多来源于其字里行间的哲理,告诉我们何为君子,何为小人,何为仁德,何为修养。我不知它是否可治天下,但它的确教会我们处世为人。以忠孝义信写出一位位翩翩君子。北宋名臣赵普,辅佐宋太祖立国安邦,功名赫赫,他曾说过:“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《论语》”,这就是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的由来。
《论语》之所以历经风雨飘摇,是因为书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,千百年来指导着人们待人接物的礼仪,影响着人们思考认知的方法。孔子告诫弟子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,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,何必强加给别人,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这才是为人处世之根本,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,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,这才合乎礼的准则。
子曰:“丘有幸,苟有过,人必知之。”孔子从不否认自己所犯的错误,甚至觉得自己的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幸运。在生活中,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,实事求是,错了就是错了,一代圣贤孔子尚且会犯错,更何况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呢?正如古人云:“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”,只有如廉颇负荆请罪那样,才能真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从而缔造一番事业。
作为学生,孔子的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让我们受益匪浅,学习与勤思是从来不可分割的两部分,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,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停滞不前,若想取得进步,总要先明白这个道理。同样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亦阐明了一条学习方法,首先,要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,向其学习,博采众长,补百家之短,才有望更加优秀。
我想我会永远记得书中承载的仁德考悌,忠信礼义,会永远记得那朗朗上口的子曰。《论语》一书似一轮皓月,光辉了整个历史浩瀚,而我们将披着书香织出的柔光,低吟浅唱着厚重古朴的曲调,将孔子之声继续传唱。
- 2025-06-27以智润心育桃李 以行立范铸班魂 郑州二高开展青年正副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活动
- 2025-06-27周密安排期末及暑假各项工作 郑州二高召开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会议
- 2025-06-27聚力教材创新 赋能信息教学 河南省沪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讨会在郑州二高举行
- 2025-06-18追随光、成为光、散发光 二高学子用善举点亮希望之光
- 2025-06-18乘时代风云赴万里星河 郑州二高为高三学子举行毕业典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