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旗下演讲
撰稿人:高二理科创新1班 张含笑
撰稿及演讲人:张含笑同学
尊重,她看似简单,实则深厚;看似轻如鸿毛,实则重如泰山。
尊重是做人的基石,是美德的体现,是涵养的象征,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,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。
尊重是一种修养,是一种品格,是对别人不卑不亢、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,是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与赞扬。疫情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社区、医院、疾控中心等,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。总书记戴着口罩,每到一地,他主动伸出手腕,接受体温检测,在了解基层疫情防控、病例救治情况的同时,对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、工作人员表示感谢,叮嘱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,注意休息。习主席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尊重规则、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与品格。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,为人厚道踏实,诚恳本分,无论走到哪里,都有人敬重。正所谓: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!
尊重是一种气度,是一种胸襟。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,人容众生方能成其伟。与人相处,要看到对方身上优点,并虚心学习,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。“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”;有了这样的气度,你怎么会不尊重别人呢?“开放包容,互学互鉴”的胸襟会使你尊重遇到每一个的人。面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,须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,这些习惯蕴含了一个人的信仰和文化生活。《论语》有云:“君子和而不同”,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要求大家的观点永远保持一致,他们能尊重对方有独立的见解,也不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,彼此赤诚相见、肝胆相照。
尊重是一种视野,是一种格局。尊重文明,尊重差异,是我们当代青年应当有的视野与格局。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今天,世界逐渐融为一体,国家与国家、民族与民族之间更要相互尊重,相互包容,彼此认同。世界是广阔的,文化是多元的。不同国家、民族的思想文化,只有多元多样之别,而无高低优劣之分。面对不同文明,我们需要如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彼此尊重,相互交流,相互借鉴。在交流与融合中我们才能从多样的文明中寻求智慧、汲取营养,绘就更加灿烂的文明图谱。
疫情发生以来,习近平主席多次同外国政要、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谈会见、通话通信,从通报中国疫情情况、介绍中国抗疫经验,到推动国际联防联控,再到完善全球卫生治理,都旨在深化国际合作、携手抗击疫情。这不仅是对事实、对他国的尊重,更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守望相助的大义担当。
大疫当前,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平等尊重、开放包容、交流互信。秉持平等与尊重,摒弃傲慢与偏见是中国的庄严宣告,也是行事准则。正因如此,肩负历史使命的我们,更应当诚以待人,学会尊重。
古语有云:“鲸波万里,一苇可航。”面对全球性风险挑战,唯有在尊重的基础上秉持包容、互信、合作,我们才能战胜疫情,共克时艰!
2020年5月25日周一
- 2024-11-18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国际部品味国学精粹,知行合一在路上
- 2024-11-18树新风,“干净行”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用行文化打造优美育人环境
- 2024-11-18弘扬红旗渠精神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班会课小切口做好育人“大文章”
- 2024-11-05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青年之使命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以“行”文化涵养青年教师的品格与底气
- 2024-11-05守护心灵,携爱前行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召开心理委员培训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