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书推荐
撰稿人:高一人工智能1班 蔺楚仪 车雅秋
《任正非传》作者孙立科,知名财经作家。他跟踪、研究华为近十年,调阅华为近百万字的绝密资料,走访华为各个发展阶段的关键人物,口录、整理、创作而成这本书。
1944年,任正非出生在贵州一个教师家庭。尽管生活贫困,父母还是供他上了大学。大学毕业后,他投身军营。1982年,他结束了14年军旅生活,以副团长身份转业到海南一家国企,却因受骗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损失,终被除名。时年43岁的他,失业、离婚、负债200万元,没有资本、没有人脉、没有技术、没有市场经验,和朋友拼凑了2万余元,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,意为“中华有为”。30年后,华为已是跻身世界500强之列,年营业额逾800亿美元的超级企业。
华为从6人小作坊发展为商业帝国,掌门人任正非却从没有骄傲感、自豪感,只有危机感。正是这种忧患意识,促使华为不断研发新产品、新技术,提高自身硬实力:1991年, HJD48交换机研发成功;1993年初,JK1000局用交换机研发成功;1993年底,C&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发成功;1994年光纤万门机研发成功……产品、技术快速更新换代,使今天的华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。正是这种忧患意识,促使华为整顿内部,优化管理,提升软实力:华为从IBM公司引进IPD和ISC管理系统,同时又结合自身特点,活学活用,创造了独特的“任氏”管理法则。至此,华为在内部管理上实现了跨国集团化。正是这种忧患意识,促使华为在国内打败国际电信巨头,占领中国市场后,又开始在海外开疆拓土:扎根香港、立足俄罗斯、挺进亚非拉、征服法国、牵手英国电信、开拓荷兰市场、打赢欧洲最后一仗---进驻德国、进军日本、美国。华为完成了他的国际化战略,成了一个知名国际品牌。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,使华为活下来了,成长起来了,度过了寒冬、走出了低谷、扛过了打击。不满足于现状,不断挑战自我,追求更高更好,是强者的生存之道。
促使华为一步步迈向制高点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对人才的重视。任正非求贤若渴,任人唯贤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胡红卫1991年通过招聘进入华为,而且专业有点不对口。他从技术员做起,后来凭借出色的业绩,一步步提升,1995年晋升为公司的副总裁。在华为,是人才就有平台。其实,何止在华为,在当今中国,处处都不缺平台,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人才。
任正非,一个中国商业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,被誉为教父级企业家,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精神。请阅读《任正非传》,了解他跌宕起伏、真实传奇的人生。从中汲取精神力量,奋发有为!
- 2025-01-24郑州二高学生生涯发展规划调查表
- 2025-01-22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全体教职工大会激励老师们:实干为先,做有智慧、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
- 2025-01-22赢假期,赢高考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举行期末家长会
- 2025-01-22座谈汇心声 优化启新篇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
- 2025-01-21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年寒假师德师风廉洁自律提醒